榴蓮的營養(yǎng)成分
營養(yǎng)元素 |
含量(每100克) |
營養(yǎng)元素 |
含量(每100克) |
熱量 |
147 千卡 |
維生素B6 |
0.14 毫克 |
蛋白質(zhì) |
2.6 克 |
脂肪 |
3.3 克 |
碳水化合物 |
28.3 克 |
葉酸 |
116.9 微克 |
膳食纖維 |
1.7 克 |
維生素A |
3 微克 |
胡蘿卜素 |
20 微克 |
硫胺素 |
0.2 毫克 |
核黃素 |
0.13 毫克 |
尼克酸 |
1.19 毫克 |
維生素C |
2.8 毫克 |
維生素E |
2.28 毫克 |
鈣 |
4 毫克 |
磷 |
38 毫克 |
鉀 |
261 毫克 |
鈉 |
2.9 毫克 |
碘 |
5.6 微克 |
鎂 |
27 毫克 |
鐵 |
0.3 毫克 |
鋅 |
0.16 毫克 |
硒 |
3.26 微克 |
銅 |
0.12 毫克 |
錳 |
0.22 毫克 |
|
|
榴蓮的功效
強身健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
溫暖身體、改善腹部寒涼、促進(jìn)體溫上升
如何挑選榴蓮
在采購時要注意選果皮巳呈黃褐色,果大端正,近果柄處氣味濃烈者為佳;果皮發(fā)青者尚未成熟,不宜選購。
榴蓮的儲存方法
購回之果可用數(shù)張報紙包住,以防果刺傷人。
榴蓮具有后熟性質(zhì),應(yīng)將其放在陰涼處保存,成熟后的果實會裂開,這時可將果肉取出,放入保鮮袋后于冰箱里保存,冰鎮(zhèn)后會具有雪糕的口感。如果果肉變餿則說明榴蓮已變質(zhì),不宜繼續(xù)食用。 果皮剝開后當(dāng)天應(yīng)把果肉食用完畢或冷凍備用,不宜冷藏久貯。
榴蓮可以吃一瓣開一瓣,只要不要弄開其它瓣,其它連著殼的放冰箱還是可以保存幾天的,但是不宜久放。
只要把榴蓮用保鮮紙袋封好扎緊就不會在冰箱中串味。
榴蓮的吃法
沒剖過榴梿的人,可從尾錐沿著果峰最凸出處到果柄之間的一條直線,憑肉眼亦可看出這條線的存在,榴梿自動裂開時一定沿著這條線裂開。同樣的,要剖榴梿時,只要沿著那條線劃上一刀,然后用雙手扳開,自然美食就在眼前了。
榴蓮的食用禁忌
因榴蓮含糖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應(yīng)不吃或少吃。尤其不要與酒同吃。
榴蓮含鉀較高,故腎病、心臟病應(yīng)慎吃。
榴蓮性溫?zé)?,故咽干舌燥、喉痛干咳、熱病體質(zhì)、陰虛體質(zhì)者應(yīng)慎用。
榴蓮雖然好吃,但不可一次吃得太多(一般人每天不超過100克),不然容易導(dǎo)致身體燥熱,其豐富的營養(yǎng)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消除燥熱的方法是在吃榴蓮的同時喝些淡鹽水或吃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來平衡,梨、西瓜都是很好的選擇。不過,榴蓮的最好搭檔是被稱為“水果皇后”的山竹,只有它才能輕易降伏“水果之王”的火氣,保護(hù)身體不受損害。
榴蓮的產(chǎn)地
榴梿源自于婆羅洲郡島,在東南亞的赤道地帶,凡印度、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都有種植、生長。其中以泰國產(chǎn)量最大,品質(zhì)優(yōu)良,出口最多。榴梿種類繁多,不下百種,臺灣引進(jìn)最多的有金枕頭(Monthong)、青尼(Chanee)及干倫(Kanron)三種,金枕頭是最早被引進(jìn)的品種,外型碩大成橢圓狀、粗刺、尾錐凸出、果肉呈淡黃色、肉多籽小,在眾榴梿中,味道可謂相對清淡。